美奈兒 女人街's Archiver

ixcrtiwws5968 發表於 2012-12-26 09:00

仙寓山徒步線路

暑假期間我二上仙寓山,答現第一次上仙寓山對那裏孩子們的承諾。在仙寓山所住的十天裏,我一次次的被山裏的風景、生態所吸引,被村民的純樸、熱情好客所感動,被那裏貧窮、落後的現狀所震憾……一定要寫點什麼,把仙寓山美好的一切介紹給更多的人成了我這兩個月來的心結,於是便有了這段文字。

  簡介:
  仙寓山:位於石臺、東至、祁門三縣交界處,海拔1375.7米,為黃山與九華山交錯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牯牛降西脈,屬中山(低中山)地貌,區域內崇山峻嶺,逶迤連綿。境內的有多條適合徒步、溯溪的線路。

  仙寓山村民組:距仙寓山最近的自然村,平均海拔1000米,屬石臺縣珂田鄉雙坑村。村口有兩棵鎮山松樹,分別為“迎客松”、“送客松”。村裏僅有十幾戶人家,70來口人,不通電話,無手機信號,一條盤山公路成為與外界交流的唯一通道。茶業是這裏的唯一收入來源,仙寓山茶雖品質上乘、綠色無污染,但迫於交通、通信的不便和加工的粗糙,當地居民大多生活在貧困線下,人均年收入僅1000元左右。仙寓山林場也設有場部於此。

  雙坑-紅旗:全程5公里,順溪而行,風景獨好。經典的徒步、溯溪線路。

  池徽古道:仙寓山東北10公里有一段5公里長保存完好的池徽古道。池徽古道是由安慶府城至徽州府城的山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真正的可以叫做“安、徽古道”的一條路。它全程200公里,很多處已因公路的修通而廢棄,在當年其地位應與清涼峰的徽杭古道相當。沒有了早年間的喧囂,商賈和農人們在這條路上奔波勞作的足音也已漸漸遠去,這條青石板鋪砌的道路靜靜的躺著,默默地訴說著久遠了的歷史與滄桑。偶有圖近道的農人來打擾其寧靜。

  繼保亭:池徽古道上的一個驛站。早已殘破不堪,僅存四面牆壁。從其亭楣和牆壁上文字,大略知道是某某紀念其已故丈夫修此亭供來往行人歇息。想到徽杭古道上被塗鴉的面目全非的驛站,不知是否應該把這裏介紹更多的人。如果旅遊發展起來了,石亭應該會被重建,更多遊人也會前來探古尋幽,尋得的不是其古貌。

  慶庵塔:距仙寓山村民組西2公里。修建於明清,戰爭中被炸毀。石塔的碎石散落在周圍,塔銘前些年被當地居民豎起,上面文字有些已模糊不清。具體其歷史價值及意義,還有待進一步考證。(下次去請個考古老師)當地人稱之為“仙姑墳”,逢年過節在塔銘前供奉,以求平安。“仙姑墳”來自於一個傳說,早年一家人的女孩生不了孩子,她家人就將其關於塔中,每天喂之野菜。後來這女孩死在了塔中……

  路線:
  1、 祁門方向:
  祁門縣城??箬坑鄉??紅旗村 (汽車 小型)
  紅旗村??雙坑村 (徒步5公里)
  雙坑村??仙寓組 (4公里)
  仙寓組??仙寓山頂 (徒步6公里)
  池徽古道位於仙寓山至珂田鄉公路11公里處。下公路即可見石板路。

  2、 石臺方向:
  a) 石臺縣城??仙寓山林場??雙坑村??仙寓組 (汽車 小型)
  仙寓組??仙寓山頂 (徒步)
  雙坑村??紅旗村 (徒步)
  池徽古道位於仙寓山至珂田鄉公路11公里處。下公路即可見石板路。

  b) 石臺縣城??珂田鄉??新店 (汽車)
  新店??(池徽古道)??盤山公路 (徒步5公里)
  沿公路??雙坑村??仙寓組 (12公里)
  仙寓組??仙寓山頂 (徒步)
  雙坑村??紅旗村 (徒步)

  c) 石臺縣城??珂田鄉??新店??柑爵坑村 (汽車 小型)
  柑爵坑村??雙杭村 (徒步4公里 山間小道,請嚮導)
  仙寓組??仙寓山頂 (徒步)
  雙坑村??紅旗村  (徒步)
  池徽古道位於仙寓山至珂田鄉公路11公里處。下公路即可見石板路。

  倡議
  1、帶兩包茶葉回家吧!
  支援一下當地的茶農。他們一年四季在茶地裏忙碌,茶葉是他們的唯一收入。仙寓山茶屬高山茶,採茶期遲,要到每年的5月20號左右。這裏所產的茶是絕對真正的綠色有機茶,從不施用化肥,都用落葉、枯枝做為肥料。回來路過天方茶葉所在的大山村,我這並不是為貶低天方,但大山村的海拔高度、生態環境確實遠不如仙寓山,而且大批量生產出來的茶葉不比仙寓山茶凝結茶農們更多的心血。

  2、帶幾本書、幾件文具給那裏的孩子吧!
  臨走的那一天,孩子們在村口為我送行。回頭看見孩子們天真純潔,渴望的眼神,我的心靈一次次被震動。渴望知識、渴望對外界的瞭解、渴望改變落後的現狀……在仙寓山的幾天正逢鄉長和鄉教委主任上山做工作。仙寓組有十幾個適齡兒童,一間教室、一個老師、一二三年級、八個學生,這便是山頂上的仙寓山小學。三年級後便只得去30多裏地外的鄉小學住校,每個星期走幾十裏山路回趟家,取點糧食和鹹菜。而這學期再也沒有老師願意到這所山頂上的小學來了,孩子們不得不從一年級就離開家。鄉長和鄉教委主任此行就是動員學生家長的。

  衛星電視村村通成了孩子們瞭解外界唯一途徑。當有我這個外人到的時候,他們便都圍過來好奇的打聽山外的“天”、山外的“地”。一本小畫書、一個遊戲、一件折紙都能讓他們興奮不已。

  附:《獨步青雲(2003.2.21-2.24)》

  有人說我失戀了??沒有,
  有人說我受打擊了??也沒有,
  有人說我想不開了??都沒有……
  只是想出去走走,徹底的回歸自然,而不是逃避世俗……

  星期四(2月20日)下午才有此想法,晚上11點才開始準備,找胡波拿了一單層帳蓬和背包,回去路上在24H超市買了幾帶壓縮餅乾。星期五早上趕到車站的時候去石臺的車已經開走,直到坐上去池州的車之前,我仍不能確定此次是否能成行。

  中午1點半終於趕到池州,一打聽最早去石臺的車要到2點。於是去車站旁邊的小飯店要了碗麵條。等我?著嘴上的油,剔著牙籤回到車站,那班車5分鐘前已離我而去。又白等了40分鐘,4點半顛簸到石臺縣城。再轉車去珂田鄉,夜已漸漸上枝頭,留宿於小鎮……

  是夜,狂風暴雨;翌日早七點,雨停。不多耽擱,啃著餅乾上山。一路打聽,不多時上石板路,雨天稍滑。更有一碩大牛蛙橫於路中央,空氣果然清新,竟引得蛙兒……避之。摸約90分鐘後,遇一亭曰“繼保亭”,蓋此為“池徽古道”,清光緒14年修此亭以供路人休息。亭上瓦早已無存,唯一四面牆和兩扇門尚能感受歷史的滄桑。出“池徽古道”上盤山公路,蜿蜒於各崇山峻嶺之間,12點才到達仙寓山,徒步20公里,費時4小時。

  給山裏的孩子帶了幾個文具盒,在老鄉家騙了頓中飯(後來又騙了兩天飯)。坐在大火桶上,品著當地特產??仙寓山茶,和老鄉們吹牛……2點多,看看差不多了,也不下雨了。背上包要到山裏轉去了,昨看天氣預報,安徽大部陰天,江西北部有中到大雨。久居安徽腹地,對“江西”一詞不甚敏感,後一查地圖,所在位置距江西僅30公里……

  沒有目的地,沒有地圖,捧著不是很精准的指南針,朝著西南方向。山路越來越窄,然後沒了;路邊的垃圾越來越少,然後也不見了。來到一片晴天也見不著陽光的原始森林,腳下是厚厚的落葉,不時傳到鳥兒清脆的嘰喳聲。想像著羚羊們帶回的?子屎和?子的血盤大口,撿了根樹枝??以我三腳貓的少林棍法,與那小?還有得一拼。沒走幾步,腳一滑,樹枝撐地??折了。看來以此直徑樹枝還難以抵擋得住?子,代之以一粗樹幹??重死了。

  穿過樹林,渡過小溪是一片茶園,看似荒廢已久。沿茶園間的小道至一頗為壯觀的山溝,佈滿碎石為雨水沖刷的千溝萬壑。踩著鬆軟的泥土、被侵蝕剩不多的岩石,踉踉蹌蹌,也不記得摔了多少跤。每一次都是大難度、高刺激的。回顧歷次活動,就這次最丟人了,好在無人看見,尚不會造成惡劣的影響。連滾帶爬的半個小時到了溝底。一條大河由南流下,一條小溪從東匯入。河邊森林茂密,典型的溫帶濕地氣候,必是人跡罕至、野獸出沒的地帶。我正因踏上此處女地而沾沾自喜,腳邊竟有一速食麵袋子,失落 and 鬱悶ing ……

  4點半了,無路過河返回。下來的路還有如坐滑滑梯四腳朝天,上去的路就四肢並用如烏龜般爬行前進。石灰岩真不是個東西,特別又經過雨水長期間侵蝕??和蛋糕一樣,一扒下來一大塊。好在總算上來了,5點多,天降大霧,茶園裏更是小道縱橫…… 以前每次出去都會丟人,這次一個人出來,想不會丟了吧??結果把自己給丟了。茶園裏轉呀轉,怎奈一行行、一排排茶樹間的小道都差不多……霧越來越大,天越來越黑。果斷的決定紮營睡覺,找一背風處。帳蓬單層的,頂上竟還有一透氣天窗,一塊小破布蓋之。不放心又把雨衣蓋上,若是下雨就死定定了。

  天完全黑了下來,想看看星星??什麼都沒有,朦朦的青黛色遠山黑夜裏更顯陰森。帳蓬內也無它事可做,祈禱的夜裏無雨,七、八點鐘便墜入夢鄉……淩晨二、三點被炸雷閃電驚醒,外面狂風夾雜著雨水猛烈的吹打著帳蓬,帳蓬內的凹處已積了一攤水,睡袋也濕了一大遍。無法再入睡,坐了起來,努力的找了在帳蓬一塊還算幹的地方,這時我想了很多,很多…… 被雷電擊倒的焦木,深圳磨坊的那兩人…… 摸了摸口袋,想找到筆,留下點什麼。未果,看來天不絕我。坐著坐著,太困了,便又倒了下去……

  再醒來,天已泛亮。暈~!!帳蓬裏可以養魚了…… 睡袋、背包、衣服、鞋子沒一個幹的。這下真是潮透了!!小雨還淅瀝瀝著,打開帳蓬,哇,太美了!!青山間飄著幾縷白霧,有如中國水墨畫??清晨少女披著一層絲紗休閒地在水邊梳妝打扮…… 當我趕緊收拾好帳蓬,欲與之親密接觸時,竟完全雲霧籠罩了。原來,她們也會害羞,我試著接近她們時,卻打破她們平日裏安靜詳和的生活,躲到了白紗後……

  又回到了昨天迷路的地方,努力的尋找著來時的路……直到發現了一藍色垃圾袋。一直痛恨那些在山裏亂扔垃圾者,想不到這次居然可以做為路標。雨還在下,穿樹林、過小溪,身上沒一處幹的,樹兒、枝兒似乎也不舍我離去,拉呀、拽呀,手上已是傷痕累累。這倒也釋然了,不再穿雨衣,不再遮擋什麼,只想著儘快趕下山去……

  臨近中午時終於趕回老鄉家,換上老鄉的幹衣服,坐在火桶上取暖??凍壞了。下午帶著一群孩子玩,教他們唱歌??唉!我這嗓子,平日一唱總有人以“再叫晚上我叫你請我上食堂”要脅。現在竟能領著一幫孩子跟後面學。還教他們畫畫、折紙、做遊戲……感謝我的父母和老師,給了我豐富而多彩的童年。

  星期一早,換上老鄉幫洗好、烤幹的衣服(到家媽媽責罵我的滿身污泥,告之已洗過一次了,愕然),老鄉真好。山上不通公車,徒步下山,跟當地人從山間小路,比來時走的蜿蜒公路近了10裏。沿路一河,水面寬而淺,夏天來此漂流就爽了。後經查此為公信河,曲折300裏注入長江。

  晚七點鐘,終於回到合肥,校內引來的盡是詫異的目光。更有一同學,遇之,問吾曰:“打狼否?”??Faint!!!

  Let’s end with one sentence
  我來過,我看過,我走過;
  什麼不留下,什麼不帶走。

  PS:剛回合肥便得知石臺出現不明野獸,已咬死13只山羊。
  並非吾所為!

  序: 自上學以來,語文甚差,作文更是多有不及格。本出去玩也就玩了,從不曾記下點什麼遊記。那日,聽一老驢老謝報撼:年輕時玩過,走過的,看過的地方許多都已漸漸從記憶中消失,後悔當初沒能用筆寫下來。現在每次出去都帶個筆記本到什麼地方,玩了什麼都記下來,回來再慢慢整理…… 將來老了以後,就算不出書也能為後代留下點什麼。

  於是立即回家用了兩個晚上寫出以上遊記。並無什麼文采可言,僅作記錄而已。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