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現代麻將的形成

  在明末清初馬吊牌盛行的同時,由馬吊牌又派生出一種叫「紙牌」(也叫默和牌)的戲娛用具。紙牌也是供四人打,由紙製成的牌長二寸許,寬不到一寸。紙牌開始共有60張,分為文錢、索子、萬貫三種花色,其三色都是一至九各兩張,另有頭三色(即麻將牌中的中、發、白)各兩張。斗紙牌時,四人各先取十張,以後再依次取牌、打牌。三張連在一起的牌叫一副,有三副另加一對牌者為勝。贏牌的稱謂叫「和」(音胡)。一家打出牌,兩家乃至三家同時告知,以得牌在先者為勝。這些牌目及玩法就很像今天的麻將牌了。這種牌戲在玩的過程中始終默不作聲,所以又叫默和牌。
  其後,人們感到紙牌的張數太少,玩起來不能盡興,於是把兩副牌放在一起合成一副來玩,從此紙牌就變成120張。在玩法上,除了三張連在一起的牌可以成為一副以外,三張相同的牌也可以成為一副。也就是說,上手出的牌,下手需要還可以吃、碰。這時牌的組合就有了「坎」(同門三張數字相連)、「碰」(三張相同)、「開槓」(四張相同)。此時的紙牌又叫「碰和牌」。
  《紅樓夢》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調情遭苦打,冷郎君懼禍走他鄉》中,賈母、薛姨媽、王熙鳳等斗的就是碰和牌。書中寫道:
  鴛鴦見賈母的牌已十成,只等一張二餅,便遞了暗號與鳳姐兒。鳳姐正該發牌,便故意躇躊了半晌,笑道:「我這一張牌是在薛姨媽手裡扣著呢,我若不發這一張牌,再頂不下來的。」……
  二餅就是二文,文字門在馬吊中已繪成圓餅狀(見明潘之恆《葉子譜》),這裡正是一個發出頂牌的例子。
  與此同時,骨牌中也出現了一種「碰和」,將21種牌色每種五張合成一副。並且有了開槓、自摸加倍、相公陪打、詐和受罰等規定。骨牌的這些打法和術語也由紙牌接受、繼承下來。
  大約到了清末,紙牌增加了東、南、西、北四色風牌(每色四張)。那時人們最常用的桌子是方桌,又叫八仙桌。八仙桌的名稱是從就餐時可以坐八個人得來的。用於打牌時總是面向一方,這就限制在一方里不能坐兩個人。逐漸地形成了玩牌由四人來玩的習俗,四人各坐一方。人們還從四方得到了啟發,在紙牌中增加了東、南、西、北風。
  至於三元牌中、發、白的增加,可能是人們對陞官發財的嚮往。中就是中舉(中解元、中會元、中狀元,稱為中三元),發即發財,中了舉,做了官,自然也就發財了。白板可能是空白、清白之意。
  後來人們發現在玩麻將時常常把牌拿完了,也沒有人做成牌,感到掃興。為彌補這個缺憾,於是又增加了聽用。最初的聽用只增加兩張,逐漸發展增加為更多的張,直到發展為有繪的麻將牌。
  但由於紙牌的數量一多,在取、捨、組合牌時十分不便,人們從骨牌中受到啟發,漸漸改成骨制,把牌立在桌上,打起來就方便了。正宗的麻將牌從此開始。
  至於說麻將牌名稱的由來,現在無從考證。可能由發音訛變而來。吳人音「鳥」為diao,馬吊牌就成了馬鳥牌,麻鳥牌成了麻雀牌,再變成了麻將牌。
  麻將牌形成以後,上至朝廷,下至平民,無不喜愛。平民百姓們也從打麻將中得到了樂趣。有一個牌運好的人寫了一首詩道:
  今日贏錢局,排排對子招。三元(中發白)兼四喜(東南西北),滿貫遇全。花自槓頭髮,月從海底撈。散場遠避,竹槓怕人敲。
  有這樣的好牌運,誰能不高興呢?
  由於麻將複雜多變,刺激有趣,因此自誕生後,很快就成為整個中國最為盛行的博戲形式。無論是至高無上的皇帝,大權在握的重臣,對麻將感興趣的都大有人在,至於一般的布衣平民,村夫俗子,喜歡搓麻將、斗雀牌的就更是不計其數。這一事實固然反映了封建時代的人們追求刺激,嗜好賭博的不良習尚,但同時也反映了麻將這種遊戲活動本身無窮的和豐富的情趣。
  由上所述,我們可知麻將牌形成的大致的軌跡。
  棋 → 象棋(現行)
  古博戲
  箸 → 瓊 → 骰子 → 骰子格
  骨牌(現行)
  (葉子戲)
  馬吊牌(紙牌)→ 默和牌 → 麻將牌(骨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