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寫意畫的用筆方法

寫意畫的用筆方法是怎樣的?
寫意畫的用筆方法,歷代畫家總結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其中比較重要的是:“意、力、韻、趣”的用筆“四要”。
(1)筆意
就是要意在筆先,畫家下筆時要心使腕運,以一種特定的情感、意念去驅使筆墨,才能因意成像,以像達意。筆意是用筆之總要,無意之筆是死筆。歷代畫家創造的藝術,所以能激動人心,主要是畫家在筆墨技巧中融進了激情和意趣。
(2)筆力
就是運筆的力度感,是形式美感的重要因素。筆的力度感有兩種內涵:
第一是功力的力。所謂“力透紙背”、“筆能扛鼎”就是一種運筆功力的表現。表現運筆功力的程度有“老”與“嫩”之說。功力的老到,要有一個長時間的錘煉過程才能做到,所謂“學力到,心手相應;火候到,自無板、刻、結三病矣”。功力老到的畫家,即使柔細的線條,也能做到柔中有剛,棉裏藏針,有內在的力度。而初學者,無論使多大的勁,筆痕還是稚嫩無力,所以,筆力是一個長期的功夫。
第二是氣力的力。屬於用筆技巧,只要掌握用筆的方法和規律,就能做到。運氣使力的方法,首先是下筆前的用意要有力,要全神貫注,凝神靜氣,然後以意領氣,以氣導力把全身的氣勁由臂至腕,由腕至指,再由指把力注於筆端,使勁力自然透出筆端。切忌表面的劍拔弩張、火氣十足。
(3)筆韻
所謂筆韻,有韻味和韻律二種含意。韻味,就是要求通過用筆的輕重、虛實、剛柔、方圓、徐疾、頓挫等變化,求得畫面的統一與和諧。如同音樂一樣,有一個基調、一個主旋律。韻律是用筆要有運動感和節奏感。和書法一樣,講究線節奏,“側法如飛鳥翻然而下”,“勒法如勒奔馬之韁”,“輕如行雲流水之變動”,“重如高山墜石之勢”。
(4)筆趣
筆趣有意趣和天趣兩種含意。用筆有趣,才能使觀者賞心悅目,獲得美的享受,故筆趣乃是使畫產生形式美感的關鍵。用筆的意趣,在於巧妙地處理筆的生熟、巧拙、老嫩等關係。用筆熟而生巧,美則美矣,但會流於匠氣、市井氣。所以筆貴在熟而後生,由熟返生,“畫到生時是熟時”,才生意趣。用筆靈巧、奇妙,固然不易,但要警惕流於甜俗。所以用筆貴在古拙,由巧而到拙,純樸而磊落大方,乃生機趣。
用筆的天趣,發於無意之筆,所謂“好筆、好墨偶然得”,是一種頓悟,靈感突發。求筆的天趣,固然與畫家的才能有關,更重要的是需依靠平時的學識、修養和長期的苦功。
          寫意畫筆力運用中的平、圓、留、重、活“五筆”是指什麼?
所謂平,是在平穩中求奇峻之力,求力度均衡,如“如錐畫沙”。筆力的平,是使力藏在點劃之內,自然而然,不見起止之跡的一種內在力量。
所謂圓,就是要中鋒運筆,尤其線上的轉折處要如“折釵股”,如“金之柔”,這是一種有韌勁、有彈性的柔力,筆圓氣乃厚,筆力柔中有剛,不鬆脆。
所謂留,是使筆跡運動中用力均勻而自然,在凝煉中求暢快,如“屋漏痕”,如“蟲蝕木”。漏屋牆上緩慢淌流的水漬,積點成線,用以比喻用筆蘊含的力感。要做到留,行筆要慢,力求不急不躁,不飄不滑,自始至終用意志、氣勁把力度控制住。
所謂重,是一種突發力的運用,如“高山墜石”,產生一種氣吞山河的氣勢。下筆之勢要肯定、大膽,切忌猶疑不決,拖泥帶水。
所謂活,是用筆要靈動不滯。筆的轉折、疾徐、輕重、頓挫等動作要運轉自如,如“飛鳥出林”、“驚蛇入草”。意到筆隨,意到筆不到,正是為求筆之活脫。筆之活脫,全在心腕配合如一,腕能隨心所欲,心活腕自活,腕活筆自活。
          寫意畫用墨的五個特性是什麼?
(1)墨彩
墨本來是一種單色,但由於中國畫把墨當作色彩來運用,所以有墨彩之說,意思即是墨色美在單純中蘊含了萬物的光彩。黑與白是亮度的對比,黑白對比適當,畫面就生出亮彩。濃與淡是墨色階梯的對比,於與濕是水分多少的對比。對比適當,墨即有色彩的光輝。
(2)墨階
墨色由濃到淡的層次變化叫墨階。與色階、音階相似。墨階大體可分為:焦、濃、重、淡、清五個階梯。濃的、不摻水的墨為焦墨;摻少量水分,濃度僅次於焦墨者,為濃墨;摻三分之一的水,為重墨;水分超過墨者,為淡墨;水中摻極少量墨者,為清墨。在實際作畫時,可以把墨分成更細的層次。墨階的作用,關係到畫面色彩層次和調子,層次少,對比強,稱之為高調;層次多,畫面柔和豐富稱為低調。調子的運用,要按畫面的具體需要加以調整。
(3)墨質
對墨的處理辦法不同,產生不同質的變化叫墨質。可分:新、焦、宿、退、埃五種。新磨的濃墨,立即使用叫新墨。磨好的濃墨,放在硯臺中半天以後,水分有一定的揮發,叫做焦墨。把墨放置一天以上,使水分有較多的揮發,叫做宿墨。宿墨由於部分脫膠,故運筆暢快、墨色渾厚,但光澤較差。放置多天的墨,墨中的膠力大部分脫去,炭粉沉澱嚴重,顆粒粗糙,光澤更差,但墨色厚重,筆痕清楚。埃墨是墨汁在硯臺中長期放幹之後,再用水泡起,墨質粗糙,一般不好使用,但在一些特殊效果中也可使用。
(4)墨性
對於墨色的不同處理,產生色性的變化,叫做墨性。分枯、幹、潤、濕、漓五種。不同的墨性可以表現不同的形象和表情。如乾燥和濕潤,粗糙與光潔,蒼老與稚嫩等。枯墨一般用宿墨,枯墨適宜表現老年人乾枯的皮膚及粗糙的衣物等。幹墨可以分濃幹和淡幹,無論濃淡,把筆中水分儘量吸幹,用筆時會出現飛白,適宜表現人物的鬚髮、山石、樹幹等。潤墨幹濕相宜,這種不幹不濕之墨,用筆時略有水暈之感,使用範圍最廣。濕墨指筆中飽含水分,行筆時,水分在紙上自然滲化,墨痕之處,有明顯的墨暈,適合表現比較光潔的物體。漓墨為水氣淋漓之墨,適合大面積渲染,表現煙霧、水氣等。墨的幹濕、枯潤如果運用不當,就會破壞畫面效果,太枯則無氣韻;太濕則無骨氣;太幹則枯燥無味;太潤則柔弱而無紋理。
(5)墨法
用墨之法,前人有很多經驗,總結起來主要有七法:濃墨法、淡墨法、焦墨法、宿墨法、破墨法、積墨法、潑墨法。黃賓虹先生說:“畫案之上,一缽水,一硯墨,兩者互用,是為墨法。”又說:“古人墨法,妙於用水。”所以墨法離不開水的運用。用墨七法,實際上是墨與水不同的調和與使用而變化出來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