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像美國人一樣思考 美國電影是工業還是文化

2012年全國兩會上,一位演員出身的政協委員的發言,在網上引起不少反對聲音。她說:“不排除少數觀眾會有崇洋媚外的心理”而不看國產片。這大概是擔憂中美間新達成的一項協議。2012年2月,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美期間,中方同意將每年進口的美國電影限額從二十部提高至三十四部。在這個經常要為電影折騰的國家,演員委員的反應,要算出奇低調。試與兩年前的2月相比:當時,為國產片《孔子》讓路,美制大片《阿凡達》(Avatar)普通版停止放映。線民大嘩,洋為中用地調侃《阿凡達》受限制是因為影射了國內各地的強拆現象。於是線民被批,並上綱到向“文化侵略”投降。



     當時,有位北京媒體人王先生,化名在自家報紙登文章,《感受到美國文化入侵了嗎》。王文責問:“那些被《阿凡達》的電影技術所折服轉而質疑甚至謾罵《孔子》的人們,是否已經意識到自己‘中招’,是否還能感受到美國文化的入侵呢?”王文並聲稱:“我們最需要自我質問的是,在好萊塢大片面前,為什麼有那麼多中國人缺乏文化自省力和保護民族文化的自覺感?”不知該同志對這次的協議有什麼看法,是不是又在抱怨“相關部門保護國產電影的決心也不夠堅決”?



     國內很多人,以為好萊塢就是美國文化。其實,在美國,電影是娛樂;也被當作一種產業,而且是美國所剩不多的仍然很有全球競爭力的幾種產業之一。至於是否能代表美國文化,答案取決於你提問的對象——不少美國人會否認。試看“文明衝突論”提出者塞繆爾·亨廷頓教授的說法。



     1990年代中期,美國處於一強獨大的頂峰,亨公卻給頭腦近於發熱的美國政界下清涼猛藥:西方文明不可能同化其他文明;就是為了自身利益,西方文明也該少介入其他文明的內部事務。亨公在《文明的衝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一書中,還很有預見地舉了中越衝突的例子:那是儒家圈裏大哥對小弟動家法,美國最好別攪和,不管是出於維護國際法的良好願望,還是出於開採南海石油的實際利益。但在闡述他的理論之先,亨公先要分析美國文化流行全球的表像。對好萊塢的國際市場優勢,亨公的解釋有兩條:一是人都有色情、暴力等低級衝動;二是美國人推銷手段比較高明。這位已故大牌教授顯然對好萊塢毫無好感。如果美國電影算文化,對他而言,也是低級衝動的文化。



     亨公可以這樣肆意貶低好萊塢的社會文化基礎是什麼?清教徒移民建立了美國,而清教傳統對娛樂有相當限制。在電影誕生的年代裏,1897年,亨利·詹姆斯出版了一本寫作難度很大的小說,《梅茜知道什麼》(What Maisie Knew)。書中通過小女孩梅茜的眼睛,用似乎天真的語言,話裏有話地刻畫了大人的複雜心思。梅茜覺得母親去見情人時,化了妝很漂亮。這話其實是諷刺其母不守婦道。當時只有演員才化妝,清教女子都是素面朝天的。由此可知當時的美國人對電影可能具有的偏見。即使在今天,宗教團體也是經常要攻擊好萊塢的。



     美國文化界和政界人士其實很少看電影。要看,也得是梅麗爾·斯特裏普主演,而且風評很好的劇情片。



     電影就是個娛樂。按文化修養分,世界上人分七等:一等人吟詩,二等人聽古典音樂,三等人讀小說,四等人看報,五等人看電影,六等人看電視,七等人看檔。如果這樣說起來,經常為電影鬧翻天,為電影要搞輿論引導——遠有什麼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暴露中國陰暗面向西方獻媚、陳沖拍《大班》向美國男人獻媚、章子怡拍《藝伎回憶錄》向日本男人獻媚,近有看《孔子》還是看《阿凡達》之爭——其實是文化落後的反映。這說明主事官員和按官員調子起舞的筆桿子,其平均文化水準至多達到“看電影”一級。如果讀得懂《梅茜知道什麼》這樣的精妙小說,又何須在乎電影的影響?當然,作者亨利·詹姆斯也是美國人,但這是美國人都忘了大半的美國文化。讀了之後,你可以先對美國人亮一手美國文化,然後趁他張嘴驚異之際,狠狠喂幾口中國文化。



     文化像空氣一樣,總是從有的、多的地方向無的、少的地方擴散。擔心美國電影“文化侵略”?還是先提高自己的文化程度吧。有了詩歌的精練表達,有了優美的旋律,有了好小說的底本,有了新報導的實描技巧,再加龐大本土市場的感召,自然會有人拍出競爭力很強的國產電影。
返回列表